AI+安全生產
政策 要求
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,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發生的非致命職業事故達3.17億起,32.1萬人死于職業事故,平均每秒約10人因工業安全事故受傷或死亡。在能源行業,因工受傷或死亡的人數占到工業安全事故總人數的26%。另據國際能源網不完全統計,僅在2021年上半年,全國已發生了61起能源安全事故,造成106人遇難。
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,工廠和?;髽I的生產安全管理也更加智能化。2021年4月7日,國家應急管理部發文《“工業互聯網+?;踩a“試點建設方案》,方案提出用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深度結合,保障企業安全生產、提升監測預警和響應處置能力,消除風險隱患,降低企業運營成本。此外國家及各省份出臺了企業安全生產相關文件和政策。
應急管理部: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
強化新時代安全發展理念、全面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,完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,堅持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、失職追責。正式明確了“三管三必須”的新格局,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、管業務必須管安全、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。
國務院:《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》
國務院安委會印發的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計劃,主要聚焦在風險高隱患多、事故易發多發的煤礦、非煤礦山、危險化學品、消防、道路運輸、民航
鐵路等交通運輸、工業園區、城市建設、危險廢物等9個行業領域,組織開展安全整治。江蘇?。骸督K省“十四五”安全生產規劃》
推進全省 危險化學品、煤礦、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實現聯網監測,接入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數據,開展線上、線下協同監管。
行業發展
以 人工智能技術為手段,精準把握“高精度質量檢測,大范圍安全管理”的行業需求,應用機器視覺、體態識別、異常行為分析預警等人工智能技術,在安全防范、監管實施、質量檢測和生產流程管理方面,實現實時監控、自動發現問題、主動預警,提高了過去依靠肉眼或遠水救不了近火”的窘境,確保生產安全高效、勞動力分配得當、保持低成本優勢,為協助工業企業“降本增效、安全生產”,等等智能化應用,已經逐漸在工業生產安全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,改變了以往安全管理工作“事后處理”的模式,轉向對危險的預先識別、分析和控制的科學化管理方式,最終實現事先控制,預防為主,關口前移,防患于未然的目的。
果動助力安全生產
工廠中的易燃易爆場所,在生產、貯存、使用過程中潛在火災、爆炸的危險因素,對環境中需要嚴格控制火源,果動智能通過CV自動識別,進行煙火檢測、防爆工具檢測、防爆燈具檢測、人員聚集檢測、?;范逊e檢測、防靜電護具檢測等,確保工廠安全。
對人員位置進行檢測。陌生人管理、訪客管理、可疑危險人員管理、人員數量統計及聚集檢測保障工廠園區的安全。在離崗管理有助于提升工廠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。
結語
安全生產+AI下的智慧安全管理,處于物聯網、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的風口,是一個規模宏大、不斷創新的系統工程,將會引領企業安全管理的新一輪更新。